【陌生人的告別式番外篇】募人不募款 善願22年助1萬7千個案

2018/06/19 17:42
記者|陳怡靜   圖|楊子磊 │影音 何懿原地區:

今年的5月26日上午9點半,我們等在北市中山女中旁的人行道,鬱鬱蔥蔥的樹下有些涼爽,這裡,是這20年來,郭志祥最熟悉的風景。每個禮拜天上午10點,善願愛心協會的志工就會自動集合,確認好今天的捐款數字、分配好訪視的個案,3到5人編成一組,集滿一車志工就出發,訪視1到2個案主家庭。同一時間,善願台中分會也進行著同樣流程。

 

這天,我們看見有人搭公車前來,也有人開名車現身。見媒體在旁側拍,志工多半低調躲避鏡頭,想現場側訪副會長陳義雄,他也連忙指名:「找會長啦~是他創辦善願的,我們都是來幫忙的。他真的很努力,很熱心。」但採訪郭志祥時,他自我介紹不是會長,而是:「妳好,我是善願愛心協會志工郭志祥。」怎麼不自稱會長?「這個協會沒有志工們,是做不起來的。」

1996年,郭志祥成立善願愛心協會(昔日名為「善願功德會」),強調「募人不募款」,志工必須出人,其次才是出錢,他們稱為「行善體驗贏」。每個週日前,郭志祥會向社福單位確認有哪些案主需要協助,並安排在週日訪視。凡事總是起頭難,起初參與人數寥寥可數,郭志祥一個人咬牙也得跑完所有案家,「曾一天跑了7、8個人家,跑到晚上才訪視完」。

每週日上午10點,善願志工就會自動集合,分配好車輛與案例後就出發訪視弱勢家庭。
每週日上午10點,善願志工就會自動集合,分配好車輛與案例後就出發訪視弱勢家庭。

但有了清楚的遊戲規則,漸漸也奠基出成果,如今,不需特別號召,每個週日都約有70到80人參與,有車的志工載沒車的志工,有時車輛不足,整組人自掏腰包跳上計程車展開訪視,直接將善款送到案主家。2001年,善願愛心協會台中分會也開辦行善體驗營及免費殮葬,業者詹志宗甚至免費提供骨灰罐、刻字、遺照放大等服務,力挺善願志工的行動。

善願愛心協會執行長吳倪冬月(左)也是資深志工,採訪當天,她和志工們前往淡水訪視罹癌治療中的案主。
善願愛心協會執行長吳倪冬月(左)也是資深志工,採訪當天,她和志工們前往淡水訪視罹癌治療中的案主。

為什麼是上午10點?「這是我評估過最適合的時間,訪視台北個案,大概中午會結束。若到基隆或桃園,頂多晚一點。但整週就只用到這幾個小時,志工也不用週週來,想來再來。有人兩週來一次、有人半年來一次,也有人一年來一次。規律後,每個禮拜來的人數就會差不多。」聽來煞是有趣,原來行善也能無痛,佔用一點休假日時間,為一週畫下美好的句點。

算一算,參與過善願的志工人次約有10萬5千人次,人數約在8千人上下,服務範圍包括「行善體驗」「免費殮葬」「賑災」「送罹癌病患營養品」「優秀學子工程」等5大版塊,粗估協助約1萬7千件個案,志工集資送出的善款估達2億元。每張捐款收據上都註明「沒有任何一塊錢是行政費用」,就連協會辦公室也是志工捐助,行政人員薪資則由幾位核心志工集資。

但22年來,也不是沒有挑戰。或許是這一切看似太過善良、太過美好,反而引人疑竇,也曾引發黑函攻擊,善願一度遭指非法殮葬,讓郭志祥一度萌生退意,「我覺得我們做的是好事,沒有從中獲得一毛錢,所有的案子也都是社福單位轉介過來的,怎麼會是錯的呢?」當時許多醫院、社福單位社工都站出來聲援善願,政府單位也仔細查核後,確認善願並無違法。

我們側訪長期與善願合作的社福單位,隸屬政府的社福單位主任告訴我們,「每當有需要善願協助時,從來不曾被拒絕,真的很難能可貴。善願也知道,我們會聯繫,就是政府已經過評估,思考過可行的方式。」 檢視免費殮葬個案記錄,除檢附轉介單、治喪流程等,善願也會讓往生者家屬簽署委託書,確認奠祭方式,委託書中也註明,「亡者任何政府喪葬補助與國保、勞保喪葬給付皆由家屬申領」。

資料來源:鏡週刊

MIT產業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