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遍全世界的虛擬人物-彼得兔

2018/06/14 11:40
記者|吳熒真  圖|地區:台灣台中

你知道世界最紅的兔子是誰?答案就是「彼得兔」。他有多紅?已將近120年!截至目前發行量超過四千萬冊,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,由一百多個不同國家出版發行,而以彼得兔為造型的相關精品禮品,更是許多人收藏的最愛。這故事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橫掃全球呢?

1901年誕生於英國湖區,穿著藍色馬甲上衣的兔子,他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兔子「彼得兔」,獨特的繪本作家碧雅翠絲.波特是二十世紀初一顆閃亮的文學之星,也是一位卓越的自然保育者,更是菌類專家,晚年還成了養羊達人。波特曾說:「我的故事會像安徒生的童話一樣不朽。」,她真的做到了!

「彼得兔的故事」除了調皮的兔子外,作者親手繪製的英國鄉間風景插圖,更是充滿湖區濃郁的英國田野風情,作者波特小姐,在英國的湖區度過許多美好的童年時光。因養了很多動物朋友:青蛙、兔子、天竺鼠、蜥蜴…飼養動物的過程,培養波特小姐的愛心和敏銳的觀察力,也發掘了自己的藝術天分,可以將小動物、植物和自然風光,畫的栩栩如生且都幻化為她日後創作的靈感及故事中的主角。

彼得兔的名字,是來自於作者波特小姐童年時所飼養的一隻兔子。波特小姐,1866年出身於倫敦富商,居住在湖區,鄉間生活生機盎然滋養了她對自然的好奇心,也豐富了她的繪畫主題。筆下精緻的湖泊、山坡、樹林、小村莊和農場,都是她最愛的湖區生活真實寫照。波特當初會創作出這個故事,是因為她和以前的家庭教師安妮感情很好,有一次安妮的兒子諾亞生病了,波特為了讓這個小男孩能快樂些,她開始手繪寵物兔子,以插畫說故事的方式鼓勵諾亞,這就是比得兔最早的原型,也是她發表的第一部繪本作品。

100多年暢銷的神奇童書Peter Rabbit,能成為當時被大家喜愛的書籍,除了彩色印刷的堅持及店面陳列的銷售功力外,波特小姐精采及細膩的圖文設計和故事性,才是歷久不衰的關鍵因素。

小兔彼得和媽媽及三個姐姐住在高大樅樹根底下的砂洞裡,他們的爸爸因為跑進麥先生的菜園裡,被做成了兔肉餡餅,所以媽媽叮嚀他們要遠離菜園。但是淘氣的彼得不聽話,跑進麥先生的菜園裡偷吃萵苣,被麥先生發現了,慌亂逃跑當中還弄丟鞋子和有著黃銅釦子的藍夾克,幸好最後安全逃出了菜園,那天晚上驚嚇過度而感到不舒服的彼得,只喝了媽媽煮給他當藥吃的甘菊茶當晚餐,就沉沉的入睡,但是他的三個姐姐卻有麵包、牛奶和黑莓當晚飯!故事的張力十足,過程高潮迭起,而且教育意味濃厚,不止小孩看了覺得刺激,大人一樣會沈迷其中,因為她對動物有愛,所以她筆下的動物們的線條柔和細緻可愛,看了就超有療癒效果,因此能被當時的英國社會所接受。

波特的第一段婚姻,因先生諾曼白血病過世,為此傷心欲絕,常待在丘頂農莊,並藉著湖區美景創作,尋求心靈的安慰。直到四十七歲時,她尋覓到生命中的第二次的真愛-來自英格蘭坎伯蘭的土地律師威廉希利斯,他們結婚後,定居於丘頂農莊,她對於寫作、畫畫的熱愛,逐漸被牧羊與推廣天然資源保護觀念所取代。她與當時剛成立的「英國國民信託組織」合作,共同保護日漸受到威脅的鄉野開發與破壞。她不斷收購農莊與其他土地,到七十七歲時,已擁有湖區約四千英畝的土地,為了讓國家的這片美景永存,她將這些土地都捐給國民信託組織。她留給全球兒童最大的遺產,不只是二十三本《原著小兔彼得系列童書The Original Peter Rabbit Books》同時也將風光如畫的美好田園交付國民信託組織,給人民這些百年來皆維持原狀的湖區土地。

彼得兔是一個虛構的圖畫小說擬人角色,最早於1901年出版,是波特自費印刷,印了兩百五十本,分送給親戚朋友,受到好評。幾經波折在1902年得到出版商Frederic Warne賞識才正式發行這本關於小兔子們的童話故事。發行後,第一刷八千本還未來得及上架就被訂購一空,同年印了六刷,賣出兩萬八千本;隔年,總印刷量更突破了五萬六千本。波特雖身為童書繪本作家,做起生意,卻也精明。其父親職業是辯護律師,也許是家學淵源影響,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,她是全世界第一個將繪像申請專利的作者,這也讓彼得兔成為第一個需要授權的卡通人物。1903年她製作了彼得兔娃娃,以及相關產品販售,而後隨著其繪本故事的暢銷,波特陸續也寫了三十本童書,因為版稅收入豐厚,波特並沒有將鉅額財富用於私人享受,她選擇成為湖區的農場主人與牧羊人,致力於「公共利益」的保護行動,更是環境保護運動者。

英國國民信託的精神是For Ever, For Everyone(永久,為所有人),致力於為全民保存珍貴的歷史與文化遺產。目前已經成功信託保存超過二十六萬公頃土地、一千四百公里海岸線、五百棟建築與莊園;每年則吸引了超過五千萬人次造訪。他們120年來成功的經驗,也使世界各地的人民起而效尤,透過國民信託的精神或制度,保護當地珍視的環境。

台灣也有「環境保護公益信託」的法令與制度;目前,成功保護了一座位於新竹的低海拔森林「自然谷」。其自然的環境景致並不亞於湖區之美,但國人對公共資產與公共財的觀念薄弱,卻一再地放任自然景觀過度開發與破壞,或文史資產被摧毀等文化悲劇。必須要記得的是,公共資產是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共同的資產,非政府所有,非黨派所有,更非私人所有。

資料來源:k5 news

MIT產業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