蠟染藝術家張文暐 台灣藝術界奇葩

2018/07/19 10:32
記者|卓晴晴、林儀繙  圖|小裘地區:台灣花蓮

台灣東部的美麗城鎮-花蓮市,是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天堂,孕育許多名人雅士及藝術家。蠟染藝術家張文暐,就是在花蓮縣玉里鎮(舊名:璞石閣)創作出許多美麗又感人的作品。

張文暐出生於藝術世家的環境,祖母黯於刺繡、父親善於油畫,母親是音樂老師,從小在耳濡目染下培育出對畫畫強烈的興趣,其作品的體悟及美感多來自於他本身熟悉的生活環境,在他的畫作中,常見的是花蓮及台東縱谷的自然景觀或生活景物。

張文暐當兵退役後,投入石材加工教學,開始學習將畫筆改為機械,將藝術創作融入石材中。他接受環境帶來的考驗,並從中學習各種材料的特色,啟發更多創意,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。也因此奠定現在「窗格」創作的構思基礎,讓張文偉的畫作不同於一般作品,而是框與畫融為一體,創造出饒富玩味的視覺感受。他表示:人生會遇到任何挫折跟考驗是必然的,跨越了,就能轉為幫助自己的能量。

機緣巧遇台灣畫家梁奕焚,啟發了張文暐畫作將水墨轉為蠟染創作

張文暐的蠟染藝術以棉布代替宣紙,結合印染創作、紮染、絹網版畫、水墨、加上油畫疊色的技巧來表現,蠟染所呈現令人著迷的色彩飽和,大多來自蠟片的細緻冰裂,色液藉著裂紋滲透,產生遊絲般的色紋,微妙的色彩變化,在畫中有畫龍點睛的效果,讓蠟染藝術的繪畫性與表現力更為強烈,蠟染工藝常態手法,展現一種既本土又非傳統,適合現代審美趣味的新面貌。所描寫的景物及花鳥,不再是自然物色的翻版,而是張文暐內心經驗的昇華,他的創作極力表達自然萬物的「內在本質」。

學會工藝技術,打造畫框「窗格」藝術

張文暐表示畫的生命要無礙展現,強調作品需「完整性」,而「完整性」是指從畫作到框架全都是作品的一部分,所以連裱框都不假藉別人之手。大膽使用各種不同的窗框,搭配畫的意境,來達到不同味道的作品呈現,符合現在人常常強調所謂「手感溫度」,所以,框是圖畫的一部分。

張文暐覺得藝術家的特質,就是找出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,要有不怕跌倒的精神。而藝術家最高規格的創作就是做自己,做你想做的,畫你想畫的,無須別人來評價自己,無須受限別人眼中所謂的「美的平均值」,當你畫得開心,自然可從你畫作中感受到作品透露出的開心,對自己創作沒有遺憾才是最重要的。

張文暐沒有想過自己要出名,只是靜靜地做,每當有展約就參與,然後就安靜等待機會,當累積自己的作品達一個量,就會「被看見」。

政治教育的問題

政治很糟糕的地方,就是沒有「續」前人的精神,一上任就急著把前人的功績刪掉,急著彰顯自己的功績,卻也無法做得比別人好,拆除破壞了很多保有民俗藝術特色的文物,讓他反省當時自己身為美術老師的身分,沒有好好堅持看得起自己的定位,每當主科要趕課時,美術課總是被選擇用來補課用,而被認為美術課不重要,但其實最能培養品德素養的就是美術創作,而最後的教育失衡也終究延伸出了社會問題。

曾經陝西西安師範大學的出版社編輯部派了兩位工作人員,積極的想要來台灣找尋特殊且不一樣的工藝文創類藝術,看到張文暐在北京展覽的「桃花源」,驚訝到蠟染怎能做到這程度,於是真心邀請張老師前往教學,其積極的態度,讓張文暐感受中國大陸現在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,極力朝向拉高文化水平的目標前進。

張文暐表示,若能將蠟染在懂得珍惜的對岸將它發展出來,也是很好的推廣方式。他感慨自己出名是從外面回來的,當你努力辛苦終於從外面出名時,人家說你是台灣之光;當在家鄉無人支持時,藝術家會選擇到他鄉發展,畢竟藝術作品「被欣賞的角度」都不同,很難用各種方式去「定義」他的「等級」,文創缺的就是知音,遇到懂得欣賞的人,願意經營,結合包裝,才能更快被看到。藉由宣傳,找到更多的知音,才能產生更大的共振效應,共享這份創作的美好,這也需要政府一起來協力與推廣的。

張文暐表示,藝術家需要實際「看」的感官經驗,多去其他國家體悟,多看事物提升視野,才能找尋更多的靈感創作更好的作品。

資料來源:K5 NEWS

MIT產業新聞網